我与文化馆的不解之缘——西王药业公司 胡付营
读小学时,接触到一本由当时的邹平县文化馆编辑整理的叫《会仙神灯》的邹平民间故事集,那是第一次知道“文化馆”这个名称,但真正了解文化馆是这几年的事情,是从自己喜欢写作开始的。
2012年春天起,我学着写一点千数字的小文章,主要发表在企业内部的报纸上。说实在的,那些文章多是自己在企业的真实感受和经历,语言直白,表达直接,根本谈不上什么散文、记叙文或议论文等题材,大都是直抒胸臆罢了。偶尔也有一两篇稿子发表在县内部刊物上,源于爱好,便逐渐认识了邹平的一些文友老师,还加入了几个文学交流群。交流学习中,渐渐对文学有了初步认识。
2016年的春末,我们邹平文化馆群文交流群里下了一个散文写作培训的通知,邀请的是滨州作协的李登建主席前来文化馆授课。那是我第一次登上“大雅之堂”,看着走廊里悬挂的各类书法、画作、培训展示,顿时心潮澎湃,似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歉意。李主席两个多小时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生动鲜活的比拟让我茅塞顿开。也就是那次专题培训,我对散文开始有了全面了解,从文章架构,语言运用到主题提炼,在写作意识中渐渐有了抓手,有了轮廓。
记得还有一次,我投给文化馆主办的刊物《邹平群文》一篇《地瓜香,往事长》的小散文,我清晰地记得投稿后第二天的下午,文化馆的宋老师给我回了电话。电话中宋老师首先对我的稿子给予肯定,说稿子散文基本的要素已经有了,有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修改提升。那次,宋老师用“凤头、猪肚、豹尾”给我详细解说散文的结构,阐述语言的力量,叮嘱我在散文写作中一定多提炼,多打磨。好的文章不但是语言美,结构、层次、段落、布局等都要用心“雕刻”。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好的文章是反反复复改出来,一定要有耐心……二十多分钟的对话,胜似一场培训课,从此后我对文章不在急于求成,也不再盲目投稿,而是静下心来一次次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文化馆还有一项群众曲艺辅导的优良传统。2020年元旦前夕,我们部门要策划一个三句半的曲艺节目,从拟稿、形象设计、初排都由我们自己完成。为了更好的符合曲艺要素,使节目质量再上一个台阶,当节目初步成型后,公司聘请了邹平文化馆的曲延庆老师前来作指导。让我们没有想到是的就因为我们两个节目,曲老师前后来公司三次给予指导排练。曲老师白天事务较多,只得利用晚上的时间过来指导排练。从剧本再加工、语言如何表达、形体动作站位、演员间组合配合,再到包袱笑料的使用,曲老师不厌其烦地一遍遍给予说明,一遍遍做示范。记得第二次忙到晚上10点多,看着曲老师忙得满头大汗的样子,我佩服曲老师对文艺节目精雕细琢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所谓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真正意义。
那次我们的三句半节目得到了好评,我们高兴的同时,从内心深处感谢曲老师的付出,我也真正认识到文化馆是非常接地气的职能部门,是群众文化的引导者和服务者,更是传统文化的坚守者,传播者。
没想到三十多年后再次跟小学的闫老师相遇,竟是在老家镇上的“九户乡村印记展览馆”,也就是那次相见,才知道了建设展览馆背后的艰辛与汗水。当年,建设展览馆是我们镇上的重点工程,担子全都落在了镇文化站身上,闫老师就是从那时起由镇小学借调到文化站的,主要负责展览馆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当我问起展览馆建馆的初衷和成效时,老师自豪地说:“这是咱们镇上的一张文化名片,也是我们九户镇当地的文化地标,要让人们了解自己的文化根脉,留住一份乡愁,咱们这展馆作用大着呢!”
老师告诉我,为了筹集展馆的各种资料和实物,他花费了近三年的时间,白天走村串户,晚上伏案写作,还常常到市里县里的档案馆文化馆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虽然有点累,可是当看到我们这个展览馆能为地方做出贡献,能让更多的人知道故乡的前生今世时,感觉很是值得,也特别有意义,就同培养出了一位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一样高兴。那些详实的资料和宝贵的实物,如同一本当地的百科全书,在老师的解说中带着历史的浓郁气息向我扑来。特别是老师亲笔书写的九户赋,从内容整理到润笔书写,都是老师一手完成。瞬间,闫老师又像我小时候那样高大、伟岸,知识渊博,佩服之情油然而生。
不论是市里的文化馆,还是镇上的文化站,它们的作用是相同的。传承文化,服务群众,做好宣传导向,这不单单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诺言,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每一位文化战线上的工作者都是一名文化战士,我们都应该向他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