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文化馆的故事——巨野县文化馆 陈瑞玲
我和文化馆的故事要从30年前说起,1992年7月我师范毕业,被分配到巨野县文化馆工作。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家里条件有限,工作之前很少到城里去。根本不知道有一个单位叫文化馆,更不知道文化馆是做什么工作的了。我的父亲虽然是一名乡村教师, 但是也说不清文化馆具体做什么,只是含糊地说管文化的吧。
一个亲戚听别人说,文化馆很清闲,很穷,办公桌椅都没有,具体做什么工作不知道,全家人都感到忐忑,上了这么多年学,咋分了一个这样的单位呢?
家人一致决定让我先去看看,不行就另外再找工作。
我带着满腹疑虑去了。
我惊讶的发现,文化馆居然有一个办公楼(和县图书馆共用),虽然简陋,桌椅也不缺,还有综合办公室、音乐组、美术组、舞蹈房等好几个办公室,每个办公室里都有人在忙,我的焦虑有所缓和。
在文化馆大门口旁边,我见到了彭根山馆长,他穿着朴素,像一位刚从地里干完活回来的农民。正蹲在文化馆大门口和修自行车的师傅热乎的拉家常,师傅不停地点着头。我心里想,文化馆果然清闲,馆长都不在办公室里工作,跑到街上来聊天。(后来才知道因为修车师傅和家人闹矛盾,彭馆长在给他做思想工作呢。)
我看彭馆长很随和的模样,就迫不及待的问:“文化馆具体都干什么工作呢”?彭馆长看我着急的样子,笑了,他说文化馆的工作比较特殊,既具体又抽象,主要从事群众思想引领工作,所以经常要下到基层贴近群众,了解群众。和群众“零距离”打交道,创作有生活的优秀文艺作品,再利用艺术手段把作品展现给群众,弘扬社会正气, 渗透真善美,提升群众精神面貌,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催化剂。
原来是这样啊!我有点小小激动,毫不犹豫的办理了报到手续。
正巧文化馆开展社会化合作服务项目,与巨野县火车站合作开办了一所幼儿园,馆里派了两名有工作经验的同事带着我一起去当老师。
在幼儿园报名现场,有的家长一边给自己孩子报名,一边不停地说给我们再留一个名额吧,我要让我家亲戚的孩子来。当看到有人犹豫,他们马上劝说:这些是文化馆的老师,不仅教文化,还教艺术,水平高,值得信赖,把孩子交给她们肯定没错。真实的体验了一把被信任的幸福,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文化馆的魅力。我为自己成为文化馆人感到骄傲。我明白这些都是文化馆的同事我的前辈们努力的结果,暗下决心,一定不负众望。工作中我始终秉承“带着一颗心来”的理念,扑下身子踏踏实实、认认真真上好每一堂课,我上的音乐课、美术课深得小朋友们喜欢,我也在锻炼中获得成长。
后来,单位机构改革,我们就回到了文化馆,这时我才成了一名真正的“文化人”,角色由幼儿教师转变为一名群文工作者。在前辈老师们的带领下一边学习新的业务技能,一边参与馆里的工作。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开始后,巨野县文化馆也成立了普查小组,我有幸成为了其中一员。在魏玉静馆长(彭根山馆长已退休)带领下,辛苦又快乐的非遗普查工作开启。全县共有十八个镇区办,我们一个镇一个镇的调查,一个村庄一个村庄的筛选,一个传承人一个传承人的访谈、记录,白天奔波一天,晚上加班整理笔记,形成调查报告,有时候加班到深夜一两点,累得头晕脑胀、困得眼皮直打架,“嗷—嗷—睡觉觉,候叫老猫来到了,红眼绿鼻子,四个毛蹄子,走路通通响,要吃小孩子”忽然谁大声地用方言读了一首搜集来的儿歌,大家“哄”的一声笑起来,又都精神了,就这样一字一句地写,一篇一篇地改了又改,最终我们完成了3册厚厚的《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汇编——菏泽市巨野卷》,看着自己写出的一篇篇调查报告,苦和累早忘得一干二净了。我们的非遗调查、保护工作从未停止,定期举办鲁西南鼓吹乐优秀曲目展演、比赛。创办“麟城遗韵”曲艺品牌,积极对外交流展示。为自己能参与保护国家优秀传统文化深感骄傲和自豪。参与打造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鲁西南鼓吹乐《唱大戏》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参与打造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山东琴书《闹喜宴》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优秀演出奖。
国家文化惠民工程提出以来,文化馆工作更忙了。在馆领导带领下,我和同事们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丰富拓宽工作内容,提高工作质量,时刻以最饱满的热情、最鲜活的姿态服务群众。我们在文化馆、文化站、乡村、校园、企业搭建文化交流展示平台,在馆内外常年开设公益课堂,定期进行文化惠民演出(送文化进社区、进村居、进敬老院、进校园、进景区、进企业等),引领乡村文明建设,推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现在从城里到乡村随处可见歌飞舞动,一片祥和景象,群众也在活动中获得了幸福感、满足感。
文化馆由当初几间简陋的办公室发展到现在拥有专用的演播大厅、多功能厅、非遗展厅和各类专业设备,我也由青葱的学生成长为一名文化工作者 。在文化馆工作期间的汗水、泪水,欢声笑语以及在各项工作中磨练就的各种“本事”,无一不在丰富和成就着今天的自己。
回首往事,藏在记忆里的过往让我满足和骄傲,更期待一步步走向的美好未来。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