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传艺堪敬辛-----记我与京剧演唱培训班主讲教师辛光女士的往事
冯益汉
2023年夏,有一天堂侄恩征(原缫丝厂工会主席、市政协委员)与我对坐品茗。他说最近参加了县文化艺术中心举办的京剧演唱培训班。主讲教师是辛光,他问我可认识他们的辛光老师,我便向他讲起了我与辛光女士的结识。
1973年夏,冶源公社文教组组织排演文艺节目,以参加县教育系统的文艺会演,我成为乐队成员(拉板胡)。秋后,我又创作了五场现代京剧《红石岗》以参加县群众文艺会演,我是编剧、京剧谱曲和拉主弦京胡。公社党委书记郭清川经过党委常委会研究,就使得村官再难能压制我了——我进冶源文化站工作。之后数年间,都要根据文艺节目的需要,我亲自下村选调演员。
1977年,我听说在宋庄大队(村)下乡的一帮临朐籍的知识青年中,有文艺特长的人才。我仓促间选了两人,一个是我上高小时的W老师的女儿TX玉,一个是嗓音,长相俱佳的L丽。小T与陈万平合演了我创作的快板剧《上战场》,还在县会演中选拔参加了昌潍地区的文艺会演。那时琴口的群英池已近竣工,我创作了女声独唱《群英池畔放歌喉》。
这首歌曲前四句是3/4曲调;后转6/8曲调,大学音乐专业的王鑫恩师对这首歌曲极表赞许。在县大礼堂演出时,按王师要求,我领(拉板胡)乐队登偏台为伴奏。但是,刚唱了几句,L丽就"卡壳”了——是她过度紧张,忘了唱词。我毕竟已有20年的舞台经验了,我也多次目睹过这样的演员——她本来就心情紧张,上台后往下一看:一片片脑袋像西瓜;一片片鼻子像擦萝卜的"擦床"!一旦忘了词,大脑立即变成一片空白,这个演员的生涯就算结束了。我带头继续把我创作的这段音乐演奏下来了.独唱的不唱了,伴奏的改成了器乐合奏。我怒火万丈地冲向后台,意在劈头盖脸地给她吃一顿"扒面条",但她早已放声大哭逃跑了。直到45年后的2022年,这位年过花甲的L女士才在另一位L丽的视频电话中与我八旬叟相见通话。她还是很俊.老徐娘风韵犹存,但不知她嗓音还亮否?我当年去宋庄知青点选演员,竟有重大失误——辛光,她埋珠于土,我没有发现她的艺术之光!
至2002年,我与几位文化人士在冶源文化站创办文艺培训中心.县城的几位京剧内行人物魏增堂(县剧团琴师)、马学恒(大提琴乐手、剧团乐队队长)来冶源找我,商量成立京剧爱好者协会。我理所当然地表示支持,并举荐原剧团名琴师张恩利的弟子魏增堂当会长.后我到县城与众票友相聚,发现了出类拔萃的辛光女士,她唱腔美,音准好,还会弹月琴.她朝我说:“冯老师,当年我也曾在宋庄下乡呀!你去选走了T。我是多么眼馋呀!可惜你没看上我呀!······”
我顿足叹道,"都说伯乐相马,我那次的确是走眼了啊!自从我1973年进入冶源文化站,1977年至1981年任站长,我选拔举荐了李献庆,孙振生进了县剧团;王德玲还进了潍坊市吕剧团······可惜了你这位才女辛光,进油泵厂当了工人啊!唉!我在你身上有失察之过呀!······”
辛光女士自辛苦而生才华,她不曾沾上我这位“文苑伯乐”的一线之光。她依赖先天禀赋和后天辛勤,竟对国粹京剧艺术自学成才,依一曲《红梅赞》获潍坊市京剧票友 大赛金奖,一段《望江亭》分别获山东省电视擂台赛二等奖和全国中老年京剧大赛第三名······这些奖项或已使一位县级京剧票友称得上天道酬勤而熠熠闪光?在辛光身上,又充分体现了一句哲言:才华总是偏颇的集中在少数人身上——辛光又习练书法、舞蹈、更擅太极拳剑,真谓文武兼济。我为此称她为“才女辛光”。
她的学戏男弟子刘树起,父亲便是男旦,刘树起又曾演我的快板剧《晒粮》而获全国铜奖。他率先撰文以赞辛光老师,再促我撰文以应。我这位老文艺认为辛光受县文化馆和县京剧协会(辛是副会长)委托.义务教县内的京剧票友学习京剧艺术,这才是更大的闪光点.据我所知,县内的教书画、教乐器、教舞蹈的老师们,极少有“义务"二字。我当年曾教小学生写作文,不收费,但几位小学生的家长们逢年过节总会带礼品来看望我这位老师,我对辛光的京剧学员,我的堂侄恩征说:"你们那一帮学员们,曾经结伙宴请过你们的辛光老师吗?潍坊市区的京剧团退休的专业老师们教亲剧票友们学习京剧,每人每堂课交费40元呀!自古有句俗语:‘神仙还不用空人’辛光这位油泵厂的退休工人,京剧名票,工资不高,现在当辅导教师,正是用‘空人’呀!······”
恩征侄把他们的结业演出录相发给我看。这段集体演唱京剧选场《智斗》,极显别致,辛光在队前指挥也可谓辛苦。据我所知,县内留有京剧团的邻县青州、寿光、昌乐京剧艺术的实力都远超我临朐县。一人掌"三块铜”的李本栋已因气管炎随儿子寓居外地,幸有 原县剧团的鼓师贾保军还在孤军奋战,他能领武场(打击乐队)以伴奏,也年近古稀了!我们这个全国文化模范县的文艺人才后继乏人的问题也该引起相关领导的重视了——老一代文艺人的辛勤之光,何以薪尽火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