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文化馆的故事——邹平市黛溪街道办事处 冯珂

  儿时的记忆中,县城是一个巴掌大的地方,一条路,一座楼,一盏灯,就是一个小城。在这个不起眼的地方,有一座漂亮的建筑物——邹平文化馆。三岁那年,我和这个名叫邹平文化馆的二层小楼结了缘,从此开始了我和文化馆并肩长跑的故事。

  那年、那月、那个日子。

  1989年,那年我三岁,带着童年的快乐和梦想,登上了我心中殿堂般金碧辉煌的大舞台——邹平文化馆排练大厅。一首《我们的祖国像花园》获得“庆三八童声比赛”二等奖。1992年那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祖国的南海边划了一个圈,从此开始了春天的故事。县文化馆排练了一场庆祝改革开放的专场文艺演出,走进工厂、机关、学校、农村,宣传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我有幸跟随文化馆的耿馆长演出,这是我童年最清晰的记忆,也是我真正意义上的和文化馆近距离的接触。大学时候的一个暑假,文化馆夏老师病了,此时正值文化馆举办暑假小小主持人培训班,缺少老师,我义务担任起培训老师的任务,给孩子们上了一个月的课。2016年7月1日,文化馆小小主持人培训班如期举办。这时的文化馆,已是一座有着一定规模的宏大的建筑群,此时的家乡已经是赫赫有名的中国百强县。这座小城走出了著名散文家王红、著名画家李伟、曲作家季书玉、赵衍山、李志邦、知名作家成刚等大咖。一本《邹平群文》伴随我们,从未歇息。

  那屋、那人、那支队伍。

  也许是命中注定的缘分,上学时,我调剂的专业是群众文化,毕业后,我来到了乡镇文化站工作,这一站,就是十五年。可能注定一生要与文化馆在一起续写人生故事吧。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大都是着魔的工作狂,那时的乡镇文化站,一台破旧的照相机,一台拉不动的老式电脑,一支笔一个本子就是我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全部工具。我骑着父亲送给我的凤凰牌自行车,跑遍了我们街道办事处的26个小村庄,去寻访记录那些藏在岁月里的老文化人。去和三义虎斗牛、中兴龙灯的后人们了解那段历史故事;去和做蛋壳雕刻的老人聊手艺;去凤凰山上找寻古老的八仙桥、神仙炕、山神庙、柳泉井、跌牛台等古迹传说;去张高村勘察乡村旅游路线;去参与组织策划基层的春节联欢晚会和大大小小的群众文化活动。因工作出色,多次抽调到市里,去担任市级文化活动的评委,去站在更大的舞台上,跟随文化馆的领导们老师们去见识外面的大世界。十五年的工作中,发现了一些文化痕迹,整理了一些文化资料,策划了一些文化活动,做出了一点文化成绩。而今,工作条件变了,工作内容变了,甚至工作方式也变了。但是不变的是文化人的执着、文化人的追求、文化人的梦想。

  那景、那情、那段故事。

  说来,我和群众文化工作有缘分,疫情过后的一天,我随宣传部张学东主任又一次走进文化馆,在高永茂馆长的带领下,我们从一楼走到三楼,此时的文化馆与我童年记忆里的样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楼的展览大厅明亮气派,二楼的演播大厅金碧辉煌,三楼的办公区域整洁有序,文化氛围浓厚。陪伴我长大的邹平市文化馆,建馆已有72年的历史,是国家一级文化馆。这场景、这成绩,我感触很深,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这些年,我在基层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和我市的群众文化工作者结下了深厚情谊。我将继续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把市文化馆人的精神风貌传递到基层一线,把群众文化工作做到田间地头。一个人一生能干成一件事就非常了不起,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一定会演绎出更丰富、更动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