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文化馆的二十二年——东营市广饶县文化馆 郭 蕾

  在落笔的那一刻,我不禁回望来时路,才发现不知不觉中自己已在文化馆工作了二十二年。弹指一挥间,我从懵懂无知的少年变成了两个孩子的母亲,满头青丝也夹杂了些许的白发。这二十二年有欢笑也有泪水、有付出也有收获。我爱这些时光,爱伴我走过风风雨雨的文化馆。

  二十二年一回首,有如春风一样的微笑。从事文化工作,免不了与群众的沟通交流。比如舞蹈班培训报名时,有限的课室空间限定了每个班的名额,有些没报上名的群众很不服气,就会提出各种无法满足的上课要求。无论对方态度如何,我都会保持微笑面对,婉转地告诉她这一期人员实在满了,让她登记好姓名和联系方式,下一期会优先考虑,同时会让她选择其他兴趣班或者建议她经常来参加我们的培训活动。情绪是会传染的,微笑也是相互的,无论时隔多久,我依然记得有幸上课的群众微笑如花,未能报名的群众微笑谅解,群众的微笑是那时候最美的春风。

  二十二年一回首,有如夏雨一样的汗水。为了满足少年儿童的文艺需求,我多方奔走申请,在文化馆开设了公益暑期培训班。从此每一年的暑假我都放弃了陪伴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暑期班的培训中。那时候的教室在顶层,也没有空调等制冷设备,每节课下来都会让我汗如雨下,衣服湿透。但我依然认真校对每个孩子的动作细节,仔细编排每个节目的效果。孩子们红扑扑的脸颊带着满意的微笑,铃铛般清脆的笑声让我更加充满干劲。这些年来我一共培训10余期暑期班,培养1000余名小学员,多名学员通过全国舞蹈考级的认证,其中辅导的孔雀舞《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在东营少儿舞蹈大赛中获得二等奖、《红伞丽人》获得全国舞蹈大赛二等奖等。

  二十二年一回首,有如秋果一样的成绩。从事文化培训工作这些年,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历年来我指导编排的舞蹈节目多次参加中国国家艺术科学院、国家艺术职称评审委员会主办的“全国青少年艺术特长新春晚会”并获得“优秀编导教师奖”、“最佳创编教师奖”等荣誉称号;组织排练的春节大型民间艺术展演,参加东营市闹元宵民间艺术展演,并多次荣获一等奖。2012年我组织培训并主演的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官短穗花鼓为素材编创的舞蹈《鞭辫儿鼓》获得了“省级星光奖”。我培训并担任主演的广场舞《新对花》参加了申报群星奖音乐舞蹈作品的选拔。2021年12月,我指导的舞蹈作品《新对花》在“山青之星”舞蹈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本人获得“最佳指导教师”。2021年,我指导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官短穗花鼓舞蹈《鞭鼓新韵》在展演中获“优秀指导教师”奖。这些奖项是评委对我工作成绩的认可,更是对我继续努力工作、编排更优秀节目的鞭策。

  二十二年一回首,有如冬雪一样的幸福。每年的冬天和农闲时节,各村、各社区就会组织民间艺术展演,因为没有大的培训室,所以大都选择在室外。记得十几年前的一个冬天,我接到一个电话,开口便说:郭老师,我们村刚刚成立了秧歌队,但是成员们都不怎么会跳舞,你能来教教我们吗?刚放下电话的时候我是犹豫的,因为那是一个离海边较近的渔村,去的路程很远,冬天的渔村海风凛冽,冰冷刺骨,队员们也大都是务农、留守的中老年妇女,舞蹈基础很差。但我很快被村民们的热情打动了,她们对我的到来非常高兴,拉着我的手嘘寒问暖,缠着我不断的请教舞蹈动作,这不正是我工作的动力和目的吗?寒风瑟瑟,排练的学员们手和脸都冻得通红,雪花扑面而来,迎接它的是村民们的热情和欢快的笑声,那一刻所有的劳累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相处的幸福和欣慰。

  二十二年很短,如白驹过隙一般逝去,不等抓住时光的尾巴便已不见;二十二年很长,不经意间从鲜衣怒马的少年时走到了成熟稳重的中年期。可是这旅程还未结束,更有无限风光在路上,我要与文化馆携手再走下一段路程,再一起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