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文化馆——莱阳市文化艺术中心 孙伟平

  我的专业不是艺术类,却从小对文艺活动保持着憧憬。2021年,我顺利考入文化艺术中心,也是这一年,文化馆重组并入文化艺术中心。两个“新生”面孔由这一年开始相见,从此产生了不解之缘。

  入职第一天,办公墙上一幅幅活动的照片,让第一次接触文化馆的我倍感新奇。清脆的戏曲、歌唱声时长在耳边萦绕,那动听的音符穿透墙壁,环绕在我的耳朵里。“多好听啊”,我不禁感叹道。环绕整个文化馆大楼,期待许久的钢琴教室、从未见过的录音棚、宽敞的舞蹈排练厅触手可得,这样的环境既陌生又让人兴奋不已。

  初来乍到,我对文化馆工作内容、工作形式完全一无所知。第一次会议讨论,同事们聊着“十一”文艺演出的活动策划,舞台需要的背景、设备、上下台口秩序管理,我完全搭不上话。半个月后,活动如期而至。习惯了在办公桌前敲打键盘的我,第一次来到了活动现场。以前看到广场上的演出,都是当观众和路人,真正参与到其中,方案、节目单、演员是否就位、活动上台前的彩排、演出结束后的引导,样样都要认真核对,才了解到文艺活动的组织有多么不容易。

  也就是从这时起,我了解到,文化馆是群众文化活动的“大荟萃”,承揽了整个县市区的大型文化活动、文化下乡、非遗传承与保护、展览与创作等工作。群众文化工作不仅门类繁多,还各具特色。大到一台演出、一场展览,小到一场文化下乡,主持人的控场,音响师的调频,舞蹈演员们的表演,上下台口的引导,摄像老师的记录,以及协调、调度的周全等等,都需要足够的力量去筹备。那看似可有可无的幕后工作,有一丝纰漏都可能会让发光的舞台失色。可是,一个拥有10几名职工的团队,是如何具有如此大的能量的呢?带着疑问,我终于在工作中找到了答案。

  原来,文化馆的职工虽然人数不多,但大家不仅各有千秋,还“一专多能”。舞蹈、书法、绘画、创作、摄像……专业的较量配合业余的爱好,让文化馆的生活绚烂多彩。不仅如此,在这“看得见”的团队背后,还有着一个“隐形”的大集体。院团的人员、退休的文艺工作者、业余爱好的文化志愿者,都是文化馆忠实的老朋友。为了共同的爱好和目标集结到文化馆,大家有艺的出艺,有力的出力,在文化馆统一的组织与指导下,大家个个精神抖擞,拧成一股绳,共同盘活了群众文化的资源。这种来源于群众,又回归群众的方式,让文化活动不仅接地气、还贴民心,让文化活动的开展绽放出耀人的光彩。

  文化馆不仅有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还有传统特色的非遗文化。非遗是文化馆一项比较特色的门类,我有幸从事了非遗业务。从传统竞技的螳螂拳,到传统技艺的莱阳茌(慈)梨膏、鲁绣技艺,再到民俗的豆面灯碗、花饽饽习俗……,这些看似普通的非遗技艺都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沉淀。

  非遗的挖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仅要走访乡村、田间去搜集大量的资料,了解情况,还要有耐心将资料整理归档分类。为了挖掘到一批有特色、有底蕴的项目,我曾连续每天跟着到乡村调研、采风。而非遗的挖掘过程也让我开阔了眼界:莱阳茌(慈)梨膏、花饽饽习俗、鲁绣技艺等等各类非遗技艺,让我亲身领略到了万亩梨园香雪海的震撼景象,体验了非遗百年技艺的匠心传承,目睹了匠人几年如一日坚守的毅力。手工匠人们用自己的坚持与坚守在守护老一辈人的心血,让厚重的历史沉淀至今。长期的接触,不仅让我对风俗民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非遗的生存现状也有了自己的思考。传承艺人通过将传统文化融合进现代元素,对技艺进行改良与取舍,不仅把传统文化技艺内涵展示了出来,同时迎合了市场下新的需求,让非遗的发展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契合了现代人的需求与审美。

如果将文艺活动比喻成“年轻活跃”的小姑娘,那非遗更像是“安静沉稳”的长者。文化馆将这两种“性格”不同的类型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不仅让文化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也为群众提供了更多丰富的文化体验,达到了异曲同工的效果。

  一年一度的市民文化节开幕式盛装来袭。伴随着音乐声响起,主持人在聚光灯下闪亮登场,拉开了活动的序幕。候演的舞蹈演员们精神饱满,台上的演员们精神昂扬,工作人员在台下引导秩序井然,摄影师切换各个角度捕捉精彩瞬间……在灯光的渲染下,舞台华丽而精彩。舞台的另一边,几十个非遗展台整齐排列,非遗传承人现场沉浸式展示制作技艺,精美的非遗产品陈列在展台上,释放着传统文化的魅力,毫不逊色地吸引着群众们的目光。市民朋友一边逛展览,一边欣赏演出,现场人头攒动。市民朋友们的每一次拍手叫好与驻足互动,都让我感到了大大的满足,让作为文化馆人的自豪油然而生。

  通过一次次的活动,文化馆让我不断的成长,将自己的创新思维积极融入到群众活动中,迸发出新的活力;通过一次次的学习,让我练就了十八般武艺,用扎实的专业知识服务于群众,让我绽放自己,越来越自信。我庆幸自己这辈子从事着自己喜爱的工作。也因为爱,我努力付出,让自己变得更加坚韧无比。这也许就是文化馆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