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谅我没见过世面的样子——日照市文化馆 周国松
元宵节清晨七点多,计程车师傅载着我赶往东夷小镇。时间太早,身处假期中的人们大部分还没出门,多少显得有些冷清,仅余些冷冰冰的“钢铁工具”在路上疾驰。司机师傅偶尔打开收音机,欢腾的音乐与外面的氛围对比鲜明,导致我火热的心凉了半截。
这个时间点前往东夷小镇肯定不是游玩,景点的商家们还没到齐呢!
年前刚到日照市文化馆工作,单位组织2023年元宵节民俗展演活动,也是我参与的第一个大型节庆活动。前期准备工作很累,在“检验成果”的这一天,我非常兴奋,已经在大脑里预演热闹的场面了。
可路上的冷清给我当头一棒,云彩把太阳遮得死死的,透过车窗能感受到丝丝缕缕的寒气侵来。到达东夷小镇时,太阳刚刚挤出来半个身子,景区工作人员正清理着街道上的长桌。桌子露天在外,表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小冰晶,更添寒意。除了嘴里呼出来的热气,街上见不到冒热气的地方,与彩排时见到的东夷小镇大不一样。
不禁在心里问自己:会有人来吗?
馆里约定在小戏台集合,快行几步赶到那里,忽得眼前一亮。原来是太阳奋力一跃,竟冲破厚厚的云层高高挺起胸膛。我看见戏台上来自老年模特队的阿姨们正搓手哈气,早早去台上排练,穿得花红柳绿,晃眼一看还真辨不出实际年龄!不多时舞龙舞狮队赶到,锣鼓齐鸣声传小镇,一下子敲开了天上的乌云,震散了弥漫的寒气。
我看见街上不知何时多了些游客,有抱着孩子玩摔炮的女人,有在一旁看热闹的男人,他们的眼神时不时瞄几眼还在准备的舞龙舞狮队伍、水族舞队伍,眼底涌现出莫大的期待。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古人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仅仅是放在那里,都拥有无穷的魅力!沉淀在血脉中不自觉的吸引力,是华夏民族刻在心里的文化基因啊!
按照工作安排,我站在水族舞长队旁边维持秩序,近距离观察才发现,那些扮演鱼、虾、龟的演出人员,竟都是些年过半百的老人。偶有些“年轻人”,也有四十多岁的模样。一方面感慨文化传承可能后继无人,很多不为人知的文化断了传承,或成为史书中的绝唱,亦或是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另一方面又感叹面前这些老人的热情,每次看向他们都会回报以热情的笑容。身上背着沉重的道具扭来扭去,笑容满面地在街上穿行,好似真正在海里遨游的“鱼虾”起舞!劳累没有成为他们的负担,反倒活在某种奇异的氛围中。我看到游客们越来越多,他们围在水族舞边上观看。初时拿出手机拍摄,看得久了身体不由自主跟着摆动,前呼后拥参与其中,竟有种穿梭时空的感觉,仿佛回到了祈祝风调雨顺的古老节会现场!
文化馆的活动给我不少震撼,回去的路上不禁在想,很多落寞的文化真的不适合当今时代了吗?可又怎么解释,元宵节活动上很多小朋友抢着体验包汤圆,甚至因为没有多余的体验材料而哭闹?他们对古老的文化节庆活动仍旧充满兴趣,只是不适合现在的生活节奏了。快节奏的生活,漫无边际的生活压力,让人们不自觉简化仪式,略显繁琐的古老习俗慢慢被遗忘。我们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文化馆组织的文化活动,恰恰让在假期中寻找放松愉悦的人们得到满足,唤醒沉睡在血脉里的文化基因。
请原谅我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久久沉浸在热闹的氛围中,甚至回到馆里还在回味。毕竟多年不见这么热闹的场面,那一刻不由自主的参与感似乎带着魔力一般,不禁对日后的文化活动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