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非遗:我和文化馆的故事——威海市群众艺术馆 辛海蛟

  2016年9月,我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了威海市群众艺术馆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当时的办公场所是位于市区昆明路6号的一幢3层小楼,馆内尚没有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那几年,逢“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只能选择到中小学、驻威高校或社区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亦或是利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举办线上非遗展览。那几年,最让我期待的是,规划建设的新馆舍已经动工,内设剧场、学术报告厅、舞蹈排练厅、戏剧排练厅、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合唱教室,其中,专门设计打造了一处800平方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这让包括我在内的全馆上上下下都很兴奋。我也有幸多次参加设计团队和施工部门的场馆建设论证研讨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的设计稿改了一版又一版。办公大楼封顶后,我又跟随设计团队和施工部门多次进入施工现场,大家对着设计图纸反复斟酌,最终确定了“渊源共生”“怀恩敬海”“人文匠艺”的设计思路,依次介绍威海当地的生产生活、民俗风情和特色人文三大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紧接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展陈大纲的撰写,根据安排,我参与撰写并负责具体的协调工作,期间还多次参加了由民俗专家、高校学者和设计团队举办的展陈方案研讨会,夜以继日反复修改展陈方案,最终形成了11000多字的展陈大纲。还记得,为了拍摄图文展板的图片资料,带着摄影老师凌晨4点出发前往成山头,在寒风中迎接第一缕曙光;为了征集展厅的民俗物品,跟随施工团队驱车上千公里往返于市区和村镇,走街串巷“寻宝”;为了完善海草房民居模型的搭建,跟随设计团队走遍了大大小小的海草房村落,遍访老手艺人。最终,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确定了动静结合、实物展示、工坊体验的展示手段,还运用多媒体、虚拟现实技术全方位展现30多个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其中,既有当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胶东回水咸鱼干、鲅鱼饺子、脉田糖瓜、蜢子虾酱等饮食类非遗,又有威海剪纸、文登鲁绣、乳山钩织等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类非遗,还有口耳相传的秃尾巴老李的传说、秦始皇东巡的传说和渔民开洋、谢洋节,以及喜闻乐见的乳山大秧歌、“串黄河”风俗、渔家锣鼓,更受人们欢迎的是威海锡镶、宫家彩绘葫芦、吉昌花饽饽等人文匠艺工坊的体验活动项目。为了更加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的图文展板内容,组织设计团队多次到区县调研,拍摄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并等比例完全复制建造了一栋特色民居海草房。

  2020年8月,威海市群众艺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建成并面向公众免费开放,作为首个全面展示威海非遗项目的专题展馆,引来了媒体和市民的广泛关注,成功入选了100个“好客山东网红打卡地”,成为了本地区非遗宣传展示的重要平台。现在,我们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丰富的展陈项目,推出了面向中小学生的研学课程,邀请代表性传承人举办公益讲座,将“非遗进校园”的课堂搬到了展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工作期间,还有幸参与编纂《传统·传承——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辑、第四辑),收录了20个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珍贵的图片资料,提供给前来参观的市民游客阅读。随着数字化的普及,威海市群众艺术馆尝试将非遗展览搬上了网络,利用微信公众号和网站开通了线上直播、慕课教学等服务项目,开展线上研学体验活动,广大市民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文化大餐,将“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着力打造为全民艺术普及的品牌活动。

  2021年9月,被单位选派到乳山市乳山寨镇赤家口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后,经过调研并结合实际,充分挖掘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乳山粉条制作技艺”和“乳山大秧歌”的资源,并带领村“两委”到威海市群众艺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学习参观展陈设计和讲解技巧,帮扶建设了一处乡村记忆馆。进入威海市群众艺术馆工作的6年多,见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的从无到有,再到一步一步的充实完善,我感到了无比的满足,满足的是可以亲身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的建设和运营,满足的是可以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传承文化瑰宝、感受非遗魅力的场所,满足的是为我们开展的非遗保护工作尽了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