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您共赏《中日茶道文化》
茶道是一种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
中日茶文化历史悠久
茶道体现了中日两国友好的往来
今日我们一起走进
中日茶道文化中的“同”与“不同”
课程简介
中国的民族性,自然谦和,不重形式,所以中国人饮茶所讲究的是情趣。而日本茶道,俗称为禅道,其精神在于利用茶净化心灵。本系列从不同方面对中日茶文化的区别做了详细的讲解,带您进一步领略茶的韵味。主要内容包括茶的起源、茶的工序、千利休之茶、千利休之死、古田织部、茶之书、道与禅。
茶道文化
茶文化是一种“中介”文化,以茶为载体,以能体现中国传统思想道德、人文精神为宗旨,包括有关茶的礼仪、风俗、茶法、茶规、茶技、茶艺、历史典故、民间传说以及文学艺术、辞曲歌赋等。茶文化是一种“综合”文化,涉及到建筑、音乐、舞蹈、绘画、戏曲、服饰、饮食、医药等诸多文化领域。
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具体的茶事实践过程,同时也是茶人自我完善、自我认识的过程。茶人通过品饮而悟道,这种过程就称作茶道。或者简单的讲,品饮者对茶的觉悟,称作茶道。
茶道发源于中国,并在邻国日本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茶道是东方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精粹,是古老的中华文明贡献给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禅宗与茶道文化的渊源
僧人饮茶历史悠久,因茶有“三德”,利于丛林修持,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茶道。 僧人种茶、制茶、饮茶并研制名茶,为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学的发展、茶道的形成立下不世之功劳。日本茶道基本上归属禅宗茶道,源于中国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明代乐纯著《雪庵清史》并列居士“清课”有“焚香、煮茗、习静、寻僧、奉佛、参禅、说法、作佛事、翻经、忏悔、放生……”,“煮茗”居第二,竟列于“奉佛”、“参禅”之前,这足以证明“茶佛一味”的说法是于真万确。
1、尚饮茶的历史由来已久。《晋书·艺术传》记载: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茶苏而已。
2、居士《食论》中说:苦茶,久食羽化,与韭同食,令人体重。
长期喝茶可以“羽化”,大概就是唐代卢金所说的“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与韭菜同食,能使人肢体沉重,是否真如此,尚无人验证。作者壶居上显是化名,以“居上”相称定与佛门有缘。
授课教师
陆留弟: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市外语考试委员会日语专家组组长,上海市茶叶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翻译家协会理事。
课程目录
第 1 章 · 饮茶的起源
第 1 节 · 茶的现象
第 2 节 · 茶的著作
第 3 节 · 茶的分类
第 4 节 · 茶的作用
第 2 章 · 茶的工序
第 1 节 · 中国茶的理论研究
第 2 节 · 中日茶道简况
第 3 节 · 日本茶的发端
第 4 节 · 日本茶文化
第 5 节 · 中日茶道对比
第 3 章 · 千利休之茶
第 1 节 · 千利休与日本茶道
第 2 节 · 千利休的早年生活
第 3 节 · 千利休的晚年成就
第 4 章 · 千利休之死
第 1 节 · 千利休对日本茶的影响
第 2 节 · 千利休死因分析
第 3 节 · 千利休之死折射出的日本文化
第 5 章 · 古田织部
第 1 节 · 古田织部的生平
第 2 节 · 古田织部的成就
第 3 节 · 古田织部的影响
第 6 章 · 茶之书
第 1 节 · 茶与日本传统精神
第 2 节 · 《茶之书》与冈仓天心
第 7 章 · 道与禅
第 1 节 · 道的来源
第 2 节 · 道与禅的分析
第 3 节 · 日本文化中的道与禅
识别二维码,即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