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您解读《春秋》导读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司马迁

课程简介

《春秋》是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儒家“六经”之一,相传是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史料整理修订而成。《春秋》因文字过于简练,后人不易理解,后世相继出现诠释之作,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称之为“传”。现流传于世的“传”有《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通称为《春秋》三传。本课程通过《春秋》三传来解读《春秋》背后的“微言大义”,了解《春秋》及其发展历史。

《春秋》三传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也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左传》是儒家经典之一也是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

《公羊传》亦称《春秋公羊传》、《公羊春秋》,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其起讫年代与《春秋》一致,即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其释史十分简略,而着重阐释《春秋》所谓的“微言大义”,用问答的方式解经,共十一卷。

《谷梁传》 是为《春秋》作注解所著,为儒家经典之一。传说孔子的弟子子夏将这部书的内容口头传给谷梁俶(亦名谷梁赤,字元始),谷梁赤将它写成书记录下来,但实际上这部书的口头传说虽然早已有了,但其成书时间是在西汉。《谷梁传》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用这种方式来注解《春秋》,它是研究儒家思想从战国时期到汉朝演变的重要文献。

授课教师

郭晓东: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

a9b32dec1c336ec9b86afbcb70d4963

课程目录

1 章 · 《春秋》是一本什么书

1 节 · 《春秋》之为通名与专名

2 节 · 孔子与《春秋》

3 节 · 作为史书之《春秋》

4 节 · 作为经书之《春秋》

5 节 · 《春秋》之名义

2 章 · 《春秋》与“三传”

1 节 · 所谓《春秋》的“传”

2 节 · 《春秋》三传的行世及作者

3 节 · 《春秋》三传的特色(上)

4 节 · 《春秋》三传的特色(中)

5 节 · 《春秋》三传的特色(下)

3 章 · 《春秋》开篇之三传对读

1 节 · 《春秋》开篇之《左传》解读

2 节 · 《春秋》开篇之《谷粱传》解读

3 节 · 《春秋》开篇之《公羊传》解读(上)

4 节 · 《春秋》开篇之《公羊传》解读(下)

4 章 · 《左传》选读:齐桓公的霸业

1 节 · 齐桓公称霸前的历史背景

2 节 · 齐桓公之安鲁、救邢、存卫

3 节 · 齐桓之服楚

4 节 · 齐桓之九合诸侯,不以兵车

5 节 · 齐桓公霸业的历史意义

5 章 · 《左传》选读:晋文公的霸业

1 节 · 晋文公称霸前的历史背景

2 节 · 晋文公称霸

3 节 · 城濮之战(上)

4 节 · 城濮之战(中)

5 节 · 城濮之战(下)

6 节 · 晋文公霸业的历史意义

6 章 · 《公羊传》的微言大义:张三世

1 节 · 《春秋》三世的划分

2 节 · 三世异辞的情感原则

3 节 · 三世异辞的史法原则

4 节 · 三世异辞的治法原则

7 章 · 《公羊传》的微言大义:通三统

1 节 · 通三统的理论依据

2 节 · 新周、故宋、以《春秋》当新王

3 节 · 王鲁

8 章 · 夷夏之辨

1 节 · 《左传》: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2 节 · 《公羊传》与《谷梁传》:内诸夏而外夷狄

3 节 · 《公羊传》与《谷梁传》:夷夏进退(上)

4 节 · 《公羊传》与《谷梁传》:夷夏进退(下)

9 章 · 民本思想

1 节 · 《左传》:立君为民

2 节 · 《左传》:民为神主

3 节 · 《谷粱传》:民为君本

4 节 · 《公羊传》:重民惜民

10 章 · 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

1 节 · 《左传》举要:隐公元年

2 节 · 《左传》举要:隐公五年

3 节 · 《左传》举要:宣公四年

4 节 · 《公羊传》举要:庄公四年

5 节 · 《公羊传》举要:隐公四年

6 节 · 《谷粱传》举要

识别二维码,即刻观看

bd3cfd944acf767f5af5438dbb3ada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