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奋发担使命,不懈奋斗向未来
贾玮
我的家乡禹城,是一个有着“大禹治水圣地,龙山文化名城”的地方,虽然它不大,但是却很温馨。“创新、实干、为民、奉献”的大禹精神一直影响着我,尤其是我从小就出生在文化馆,母亲就是一个文化馆人,受她的影响,我对文化馆一直有着特殊的情感,终于大学毕业后,我也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文化馆人。
文化发展,人民生活富足。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文化的发展决定了上层建筑,我亲眼目睹禹城文化馆的变化,倍感欣慰。禹城市文化馆始建于1950年10月,是政府设立的公益性群众文化事业机构,几十年来,遵循公益第一,服务群众,免费开放,文化共享的宗旨。文化馆人始终坚持党的“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把党和政府的文化惠民政策落实到基层,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提高公民文化素质提供正能量。童年的时候,我常常玩耍在文化馆的中心广场,看到排练厅里一段段精彩的舞蹈,一阵阵打板的声音,时不时还能听到礼堂里传来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声,我知道文化馆人又开始了一场场演出。从那时,我就憧憬着登上那梦想的舞台。
文化改善,人居条件提升。40年来,我的家乡也奇迹般的发生着变化,高耸入云的楼房,宽敞的柏油马路,书声琅琅的学校……禹城市文化馆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搭建群众文化活动平台,推进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发挥场馆职能优势,举办各类大型文化活动。组织开展“网络村晚”“网络闹元宵”“全民健身展演”“全民歌唱大赛”“社区文旅艺术季”等大型文化活动,惠及群众10万余人,文化馆人组建“文艺轻骑兵”经常走进社区、乡镇举办文艺演出,使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文艺服务。夜晚华灯初上,村里广场上又响起了熟悉的广场舞旋律,不一会儿就聚集了很多的男女老少,有闲来聊天的,有唱唱跳跳的,孩子们在一起追逐打闹,一派祥和安宁的气象。
文化繁荣,人民幸福感增长。2007年毕业以后,我终于来到了文化馆工作,走在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我的内心充满了兴奋与期待。一眨眼,我在文化馆工作已17个年头。现在想来,我依然感谢年幼时文化馆带给我的梦想与追求,让我亲眼目睹着这40年来禹城文化的发展。作为新时代的文化馆人,我们策划群众文化活动,牵头群众性文化创作、演出,让群众演给群众看,推动文化惠民由政府“送”向群众“秀”逐步转变。我市的“送种创秀”文化惠普民模式被省文旅厅发文推广。工作以来,每年协助馆长组织编排市春节联欢会、组织发动全市春节文化活动、开展“公益大讲堂”、基层文化培训、“丰收节”、社区文旅艺术节200余场。在步云小学和实验小学开展“京剧进校园”活动,教授京剧精彩唱段《卖水》、《红灯记》等选段,并编排戏曲联唱《万紫千红满园春》参加我市春晚,得到一致好评。担任我市老年大学合唱班、京剧票友协会老师以来,每周定期组织老年大学的学生学学京剧、拉京胡、唱革命歌曲,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先后撰写业务论文和馆里活动资讯获得多个媒体刊发。编排两套“戏曲身韵操”,组织并选派馆内文艺骨干开展“进校园”系列活动,社会反响强烈,省市级主流媒体多次宣传报道,树立了我馆文化品牌。我先后创作音乐作品30余部,也收获了一些奖项。利用“一村一年一场戏”“送戏下乡”“戏曲进农村”等文化惠民品牌,小戏小剧展演实现从城市到农村全覆盖,每年先后组织展演600余场,深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好评。
“这里是一片古老的土地,大禹治水曾留下足迹……”我深深的热爱着我的家乡,也真切的喜欢着我的群文事业,作为新时代的文化馆人,我将以一种崭新的姿态踏浪而行,以饱满的激情,踔厉奋发不辱使命,不懈奋斗创造文化馆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