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广泛的我啊
马卫东
1993年分配到梁山县文化馆以后,是在馆办刊物《小作家报》编辑部,收阅全国各地的投稿审阅、回信,给学生作文配插图题图、设计封面,到曲阜印刷厂参与整个印刷过程,临时插图,即时胶印制版上机印刷,直到包装,整个流程都经历了一遍。我责任出版的那一期是郓城号学生作品专辑号,一发而空,收到极大的反响和好评,多年以后刊物不办了,还有郓城的学生寄来稿件,询问刊物情况。
后来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平时,我仍然坚持在初中就开始的画画和投稿的习惯,又在上海《少年文艺》江苏《少年文艺》《健康博览》《女性大世界》《读者乡村版》《乡镇博览》《齐鲁晚报》等刊物发表。我画的钢笔黑白画,都剪下贴到一本切成方形的教案本上,一直贴了六大本。我考取了青岛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三年后又考取了山东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在百度贴吧发表诗歌、藏头诗、快板等,参加济宁吧活动荣获唯一的一等奖,得一套精致茶道用具。
有一年下乡时,我偶然拿起剪刀剪了一幅红剪纸,从此一发不可收,爱上了剪纸。我每天都用曲别针别上红纸和自画的草图,拉开抽屉接剪掉的碎纸屑,坚持了好几年,剪好的剪纸一次就两个以上,夹在书本里保存,积了厚厚一大摞书本。《健康博览》上那几年几乎每期都有我的剪纸插图,收到样刊一摞,也学到很多健康知识。在云南省妇联主办的《女性大世界》、《读者乡村版》、北京《乡镇博览》等刊物都发表的是剪纸插图。《读者》上的一个小图,100元稿费,是最高的一次稿费。
后来,我偶然在办公室地面上用一个塑料扫把划拉一堆剩下的花盆土,这土就是大小颗粒不一的普通黄土,画出画效果很好,它不像沙画那样太细没有起伏,这黄土颗粒不均,立体感很强,纹理变化万千,也有细沙出细节,也有大颗粒出粗犷、泼洒的写意气象,非常耐看,画起来也很有趣。一时间地板上画土画让我兴趣盎然,乐此不疲。一直画了很多。画完就拍下来保存。每次涂掉时都很不忍。有一次在白板子上画,一抖动,那人变了,还有原画的痕迹,但是一下子出来了衣服的质感,看起来像毛主席穿着陕北的薄棉裤,我仔细刻画以后,毛主席高高的身材、长长的头发、前倾的急切的体态、山风吹起的围巾,毛主席正急切地看着远处的战斗。也画上了山石、山路,又在旁边画上了一个背着长枪的警卫员,剩下的一些土,在左上角堆成远景的山,山头还画上一个小小的红旗,预示远处正在进行着我军的伏击战,整体特别有味道。名字就起为《远山红旗招展》。在打印部打印时,那同行老板惊讶、赞叹半天。土画,我搜索网上,有沙画,有泥雕,就是没有类似这个黄土画,看起来应该是我的首创了。我也专买了一块白板,买了一些黑芝麻,画芝麻画,黑白效果更强烈,但是,它没有黄土那种颗粒的立体感。搬到新馆以后,地面是花地板砖,不是纯白的,一时间没有再画土画了。目前也已经画了几百幅,以后还得再画起来。
我的剪贴画、撕贴画也作了不少。也在电脑上用图像处理软件作了很多电脑剪贴画。这省去了剪刀和胶水,更有趣和有丰富的彩图选择。用挂历纸剪贴,先画好草图,然后一块块剪下,找合适的需要的颜色和色块依样剪下来,然后一个个用胶水按照草图粘贴。比较早的一幅是《追梦的童年》,一个女子捧着一个象征需要呵护的童年的花瓶,女孩爬上树去追梦中的汽车和糖葫芦。非常浪漫主义的,色彩绚丽,特别好看。从此我又开发了一个新爱好。有一个毛主席挂历,我剪贴了一幅《四月风景》,暗绿色大衣剪成了树叶,围巾剪成了女孩的头发,还贴上报纸上剪来的字组成“四月风景”标题,用挂历上的数字组成单位和我家的电话号码,印刷字体用来装饰,字画一起更好看。还剪贴过了一幅《福的故事》,一个女孩抱着一只猫,背景是窗户、窗外的飞摇的柳枝和窗上的福字,窗帘是用一块荷塘的图剪的。女孩的眼睛和鼻子是真人的。女孩的小辫子剪的细腻可爱。这两幅都在济宁参展过,《福的故事》还在省里参加过展览。最早的那幅《追梦的童年》,画上的人物是侧面,眼睛是一只,也是真的眼,在家里放着,我的儿子那时候两三岁,他不敢看那个画,哈哈,想来是那眼睛使他害怕吧。其实,眼睛经过重新剪过,放那里非常逼真、生动的。不过,现在看,确实有一点大了哈。
2003年开始,我们单位有了一架钢琴,我又重摸起了琴键,迷上了弹钢琴。每天是不离钢琴啊。冬天弹一晌钢琴,下班走时才看见手套指尖磨出了窟窿。弹起来不怕热也不怕冷。真是疯狂啊。大家都说我“干什么都很执着”。有音乐学院的张院长让我指导他的学生。有同事搞声乐的侯老师搬了桌子到我屋,让我给她改她作的歌曲。至今我已经作好了360多首歌曲、曲子,有《中国风度》曾经全国征稿给评了银奖,让拿200元版面费,我不愿意拿钱买奖,后来这首给评了全国铜奖,并结集出版。在《音体美报》发表《白雪公主的小矮人》。在北京《音乐周报》发表文章《黑键王子》,我本来是标题《音乐是我的生命》,编辑老师依据文中内容改成了《黑键王子》。哈哈,那时候同学给我起的绰号叫“黑键王子”。开始只会弹升C、升F两个调,现在,所有的调都会弹了,都可以盲弹了。我作曲也有了很多心得和方法。但是一开始我不太会记谱,拿不准时值和表示,我借助音乐软件钻研编曲织体做伴奏、制谱,美术专业,做出了简谱,使文旅局的同事小师很赞叹。我请才来的女孩帮我记那首《窦娥冤协奏曲》,她很惊讶我的能力。很多歌曲真的非常好听,我常常慨叹它们默默无名,躺在家里睡大觉。下一步准备好好整理一下我的四本谱子。现在我知道更多记谱知识了,完全可以自己更好地制谱记谱了。
我也很喜欢文学,喜欢诗词,应该是我首创了“散词”这个名词和新文体,当时我搜索网络,根本没有这个词,有散曲,但是不一样。我的散词是介于宋词、元曲和散文诗之间,是长短句形式,但是又不是元曲那样严格的按照词牌名来写,可随意地起兴、长短,只要押韵朗朗上口就好。后来,我一发百度,后来就有了一个“散词吧”,专门拉我进去,他们几个也好像是首创一样,我想,如果不算首先发上网来说,从开始有这个想法和谋划来算,他们和我差不多是同时间的首创吧。现在写到近800首散词了。曾经在一份叫《北辰》的小报上发表过一组散词。我还写了论文若干,有文《九纹龙史进》入书出版,有多篇征文获奖。
除了弹钢琴,我也喜欢吹竖笛,我也教过一个小朋友电子琴,教会了他好几首曲子的指法,后来六一节他还上台表演电子琴演奏节目了。也买了葫芦丝、陶笛练习,很快都能吹出了歌曲。二胡也拉过,很快就拉成了《小星星》,因为老是断弦,不好意思第三次再去免费让人家换了,就放下了没有再练。我最喜欢的还是弹钢琴,现在听网课后也完全知道和弦是怎么回事了,就差抓紧练习和弦了。
我还参与编辑出版馆办刊物《梁山文化》《水泊少年半月刊》,在业余编辑《美术作文》《梁山文化信息》《V粉画报》《依晨画报》等。我辅导拳谱镇的退休农民教师杨老师写作、出版小说《水泊风云》,一字一句给他订正,理顺结构,添加小标题,建议需要增加的章节和需要润色的薄弱处。我辅导学生绘画作品全国和市级获奖并出书有三十几人,辅导儿子马行堂的作文获得“鲁迅青少年文学奖”一等奖,去上海参加颁奖会,作品结集出版,此文并在《今日梁山》发表,还辅导其两篇作文在《疯狂作文》发表,儿子被济宁台专程采访拍摄,在济宁电视台播出。我每年暑假和周末举办美术和作文两个专业的学习班,二十多年来,也培训学生无数了。
梁山文化活动时,我担任摄影工作,并写作新闻报道,在全国及济宁周边各大网站发布了大量文化新闻稿件。有三次在最高文化平台《中国文化报》上发表梁山文化图片新闻。曾被济宁新闻网评为“优秀通讯员”。摄影作品《挤一挤热闹》在《齐鲁晚报》发表。摄影有在全省摄影展中展出,有在《中国纪检监察报》发表,也有在摄影集中出版。
现在,又热上了视频剪辑,快慢、剪切、配音、字幕、对话、定格等等各个方法处理,非常有趣,表现漫画风格、地方特色和家乡故事,深有兴趣。
那么,我喜欢的文艺里边,就只有歌唱、琵琶、唢呐还没有练过了。
文化馆工作就是服务基层人民群众文化,各方面都会、都能拿得起也是基本的要求。我还要继续发扬我的兴趣和爱好,继续练好我的各方面文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