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暖阳春苗”的故事

李媛媛

      在定陶区文化馆活跃着一支“暖阳春苗”少儿文化志愿服务队,我有幸成为“暖阳春苗”文化志愿工作的一员,深深体会到了文化传递的温暖与力量。参与“暖阳春苗”文化志愿工作,我的初衷是希望能够将自己的知识、技能和热情,传递给那些需要关爱的孩子们,让他们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社会的温暖。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这次志愿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共同成长。

       定陶区目前已在11个镇街中心小学设立“暖阳春苗”服务点,志愿者大多来自区文化馆的老师,那么如何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呢?经过广泛调研后我发现:作品都不用太长,容量也不用太大,表明一事一理让孩子们喜欢即可。所以小品、小戏、歌曲、情景剧和舞蹈等成为最佳作品形式。演出时我们往往身兼数职,既是主持人又是歌手,既能乐器演奏还能翩翩起舞。都是以演出为主,但又同时兼做宣传、辅导培训和服务。在演出前后,担任图片展览讲解员、业余文艺队辅导员、民歌搜集员及摄影、播音员等,我和同事们把综合文化服务送到学生当中,生动体现了一专多能的服务水平。

      为了能组织开展好少儿文化志愿服务,我们积极组织、编排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走到定陶区的大小学校,特别是偏远地区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哪里有群众有孩子们,哪里就有我们的歌声和舞蹈。有一次,我们深入村小学室外演出,当时天气突然非常恶劣,顿时下起小雨,但是我们仍然坚持完成了演出,学校老师和孩子们也陪着我们坚持到了最后。演出结束后,全场掌声雷动,给了我继续参与基层文艺工作的动力。在我看来,“暖阳春苗”不仅是一个文化传递的平台,更是一个播撒希望与温暖的种子库。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我们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世界的窗户,让他们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我们也通过志愿者的身体力行,向孩子们传递着关爱与陪伴,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再孤单。我们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爱与关怀,让他们在感受到文化的魅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

      在具体的工作中,我遇到了许多挑战,也收获了许多感动。记得有一次,我们组织了一场传统文化讲座,邀请了一位资深的文化学者来给孩子们讲解传统文化知识。讲座过程中,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惊叹和掌声。讲座结束后,孩子们纷纷围上来,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向往。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也为自己能够参与其中而感到自豪。

      针对少儿文化志愿服务,我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先后开设了定陶区两夹弦地方戏曲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们充分了解两夹弦,了解戏曲艺术是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两夹弦,又名二夹弦,因其唱腔清新、流畅、优美、朴实,也被群众亲昵地称为“半碗蜜”。两夹弦以唱念做打为表演的基本形式,增加了学生对戏曲的赏析。看,戏曲培训班上,两夹弦剧团的老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技巧展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和接受传统戏曲,教学互动中,一招一式孩子们学得有模有样。

两夹弦侯团长教授《三拉房》小戏动作

彭老师与孩子们交流萨克斯演奏技巧

      通过“暖阳春苗”志愿工作,我也更加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作为文化志愿者,我们不仅要传递知识,更要传递爱与希望。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文化的熏陶下茁壮成长,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未来,我将继续积极参与“暖阳春苗”文化志愿工作,用自己的热情和专业知识为孩子们带来更多的文化体验和学习机会。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来,共同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暖阳的照耀下,让我们一起为“暖阳春苗”文化志愿工作播撒更多的希望与温暖,让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