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的故事 ——我和曲阜文化馆的不解之缘
徐慧芳
2019年12月7日,我怀揣多年的心愿,专程赶赴中国国家图书馆,去找寻一本令我魂牵梦绕的书。来到图书馆后,几经周折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内,我终于找到了《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东卷)》,手捧着这沉甸甸的典籍,我情不自禁的泪流满面。这套典籍凝聚着老一辈文化馆工作者的心血与智慧,它为研究中国民族民间器乐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对我而言,这套典籍更留存着我难忘的记忆与怀念。因为我的父亲也是此书编辑之一,鲁西南民间吹打乐的挖掘与整理就是由他参与完成的。
我的父亲,曾经是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陆军68军军直宣传队担任乐队队长、首席指挥。70年代末,父亲脱下了军装,进入当时的曲阜县文化馆工作。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总是父亲忙碌的身影。搞创作时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创作的手稿堆满了写字台。越是到年底越是忙得见不到面,每年忙完县里的春节联欢会都到年三十了,妈妈经常开玩笑说,根本别指望他,不然过年该喝西北风了。每到周末,我最高兴的事就是跟着父亲到处去排练,企业、乡镇、学校……无论走到哪里,大家都围在父亲的身旁,左一个“徐老师”右一个“徐老师”。手风琴、小提琴、圆号、长笛、二胡、扬琴……手持各种乐器的队员们,像严阵以待的士兵,而手拿指挥棒的父亲,则像指挥战斗的将军一样,指挥着乐队。当美妙的乐曲在空中缓缓流淌时,一颗小小的种子也在我的心里生根发芽。1983年底,父亲接到了《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东卷)》编辑委员会的邀请,负责鲁西南吹打乐的挖掘与整理,他的工作更加繁忙了,当年信息不畅,交通也不方便,为了去偏远的吴村镇崔家屯寻访老艺人,他早上天不亮骑车从家里出发,晚上很晚才能回来。有时找不到人就会扑空。为了节省路上的时间,也为了不给被采访者添麻烦,他叮嘱妈妈给他准备好了馒头和咸菜,住进了当地村委会里。他说,村里给口热乎水喝就行。他对工作的执着和热情,感动了老艺人季宪德,他把父亲安排在他家住下,召集“季家班”的老艺人们,为父亲挖掘鲁西南民间吹打乐的传统曲目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抢救、整理、挖掘出濒临失传的曲目十余首,当拿到父亲整理好的手稿后,八十多岁的老艺人们老泪纵横,他们说:祖辈上传下来的好东西,总算没在咱这辈人手里弄丢了。父亲长年的工作和四邻八乡的老艺人们也成了好朋友,父亲也成为他们心里敬重的“徐老师”。1986年,他参与挖掘整理了箫韶乐舞,组建了曲阜阙里宾舍古乐舞团,编创出《至圣先师》《金声玉振》《杏坛吟》一大批具有儒家文化特色的古典乐舞,在接待外宾和国家领导人时进行过多次演出,引起极大反响,后来还受邀带队到全国各地去巡演。1993年父亲积劳成疾,还没来得及等到这本书出版,就永远的离开了我们,1994年,《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东卷)》正式出版,此书分为上下卷,历时近十年才完成。这本书也成了我心底最沉重的一份痛。
大学毕业后,我走上了父亲曾经工作过的单位——曲阜市文化馆。上班第一天,妈妈拉着我的手对我说:女儿,好好干,别给你爸丢人。这句话我记在了心里。我沿着父亲走过的这条路坚定的走了下去。1997年我被聘为曲阜市老年大学任课老师,近20年来,培养老年学员上千人,为曲阜市老年大学成立了合唱队、模特队、艺术团,走出了一条文化养老的路子。我连续五届带队参加全省残疾人艺术节,为残疾儿童编排文艺节目,让同一片蓝天下的她们,共享文化惠民的成果。2013年全市开展“人人唱村村演”活动,我跑遍了全市十二个乡镇,培训文化志愿者600余名,带动着老百姓唱起来、跳起来。2018年我带领山沟里的广场舞队,跳到了全国公共文化体制建设汇报演出中。2020年我带领文化馆社区合唱团走上了省会大剧院的舞台,参加了山东省合唱文艺晚会。三十年来,我把文化的种子深深扎根在片土地,文化如和风细雨般浸润着群众的心田。
2013年我被山东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评为山东省“最美基层干部”。2015年被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化厅选拔为第三批“齐鲁文化之星”,2017年我的家庭被山东省文明委表彰为山东省第一届“文明家庭”。我作为文明家庭的代表受到了省委书记的亲切接见,手捧鲜红的荣誉证书,我不禁问自己:是什么成就了现在的我?我想起了我的父亲,想起了父亲参与编辑过的这本书,当我真正看到这本书,我读到的不仅仅是书中留存下来的珍贵资料,更读懂了老一辈文化馆人对文化事业的热爱与执着,这就是我们老一辈文化馆人精神的脊梁。父亲走了,但他留给我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他用自己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教会我:信念、理想、责任、奉献。父亲和我是千千万万文化战线上的普通一员,是文化馆这方沃土成就了我们。从小时候听着大家亲切的称呼父亲“徐老师”,到现在我成为大家口中的“徐老师”,这声“老师”是对我们爷俩最大的褒奖,是我们两代文化馆人的情怀,是一路的风雨兼程,是一份奋斗不止的热爱。
一本书、一份爱、一生情……更是对党的事业,对父辈的怀念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