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我们的终身美育学校
潘广芝
每座热闹喧嚣的城市中都隐藏着一座文化的百花园,它们静静地绽放着,为城市增添了一份特别的韵味。这些文化的百花园,就是文化馆,它以独特的方式滋养人们的心灵,丰盈人们的精神世界,它让人们感受到“美就在身边”。
我与文化馆已经相识五年了。五年前,我踏入文化馆的大门,成为一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那时的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期待。我知道,我将从事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项使命——守护我们民族的文化根脉。
文化馆担负着全民艺术普及的时代使命,作为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阵地,它不仅仅是保护从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民间技艺,也在潜移默化中让文化艺术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让每一位走近它的人都能得到美的熏陶和启迪。
在这片沃土上,作为一名群文工作者,我积极践行着美的教育,见证着文化的传承。在我们的展馆中,经常有组团过来参观打卡的学生,在给他们讲解完,让他们自由参观的环节,时常会有孩子跑到我跟前,认真地说,“老师,您能不能过来看一下,刚才你给我们讲的那件展品,我也想学是怎么做的。能从哪里学习呢?”每当这时,我的心里总是暖呼呼的,也挺欣慰的,我们的工作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了美的种子,期待着它们生根发芽。
我们周末举办的研学活动课堂上,学员中有花甲老人、中青年、学龄儿童,不同年龄段的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是一样的,这里面有几位面熟的“常客”,当中有一位家长带着两个孩子,在一次活动快结束的时候家长和我聊起来,我们的研学活动解决了她的一个“难题”:怎么避免孩子总是在家看电视、玩电子产品。有一天,她在朋友圈里看到日照市文化馆非遗研学的活动预约链接,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报名了,没想到孩子们对此很感兴趣,在传承人讲文化渊源、历史故事的时候聚精会神地听,在动手制作的环节,孩子们非常好奇,小泥猴是怎么捏出来的,木版年画福娃娃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参加活动不但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专注力,而且远离了电子产品,保护了视力。不仅如此,家长也陪着孩子一起先后学习了农民画、剪纸、木版年画、鱼灯笼等非遗项目,鱼灯笼是她儿时的记忆,像是找回了童年,跟着孩子一起体验祖辈流传下来的技艺,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也树立了文化自信。那一刻,我看到了文化传承的力量,也看到了美育教育的实效。
在文化馆里,每一天都有这样的故事在发生,声乐、器乐、街舞、广场舞、戏曲、书法、绘画......在这里,人们可以学着用画笔描绘出五彩斑斓的世界,学会用激昂的歌声表达内心的真切情感;还可以通过文艺作品聆听时代的声音,通过非遗项目感受民族的精神。每一堂课,每一次活动,都是一次心灵的洗涤,都是一段美的体验。
文化馆,我们的终身美育学校。它让人们在这里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在忙碌的生活之外觅得一片宁静美好的天地。五年的时光,让我深刻体会到文化馆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我愿继续在这片沃土上耕耘,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传承美的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为我相信,只有当每一个人都能够接触到文化之美,感受到生活之美,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