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文化馆的故事——桓台索镇中心学校(已退休) 曹秀会

  四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与桓台县文化馆结了缘。几多感慨,几多收获,甚是喜欢。

  2018年夏天,打算退休的我,一下子迷茫起来。退下来,生活节奏的改变,生活内容的改变,将会无所适从。怎样度过余生?

听朋友说,桓台县文化馆有“公益学堂”,开设十几门类的艺术课程,而且是免费教学。本着试试看态度前去咨询。呀,几乎报满。不过最后还是幸运地加入了一个剪纸班。

  重新回到三十多年前的教室,坐在课桌前,聆听老师谆谆教诲,有同学作伴,感觉一下子回到了童年。背了书包,拿上铅笔盒、橡皮、尺子、剪刀、刻刀、刻板。在老师的引导下,一幅幅山、水、鸟、人物画面栩栩如生,展现在眼前。我们互相赠送,互相欣赏,一学期下来作品收集了满满两个文件夹。期间,我还报名参加了一个“中华杯”剪纸大赛,记得投了三幅作品,一幅是花篮,一幅是宝葫芦,还有一幅是大展宏图。不想有幸获得了一个三等奖。那一刻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到了第二学期,我早早报名,终于抢得了心仪已久的舞蹈公益课程的培训名额。

  舞蹈课是每周二、四下午2:00—4:00。馆里配备了专业老师。宽敞的舞蹈室前后墙上都装有一面镜子,音响、功放、各种道具、服装一应俱全,还供水、供暖。舞蹈老师很年轻,专业水平强。每至我们消化不了的时候,他总是换作比较浅显的语言,打比方,细化分解。还时不时的幽上一默,惹得我们哄堂大笑,也缓解一下学习慢的尴尬。疲劳之后,感觉身心放松。每次音乐一起,五脏六腑都陶醉其中,心在动,身在动。真是音乐中谋心,舞蹈中谋魂。一学期下来,我被吸收进了文化馆的馆办团体——舞蹈二团。馆办团队承担着文化馆的一些惠民文化演出和市县的各类比赛展演活动任务,任务虽说是艰巨的,但收获的却是文化服务他人的快乐。记得2020年,半年时间我们二团就参与下乡演出30多场次,把党的政策、桓台的文化,用文艺形式展现给县域群众,半年时间里,我们的足迹遍布了桓台县的各个镇村!

  为提高我们的舞蹈技能和演出水平,文化馆有业务老师定期给我们队员们进行专业指导,并提供场地让我们进行日常训练。队员们忙并快乐着,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也让我的热情空前高涨。有时演出在即,一训练就是一整天,中午我干脆不回家了。午饭在周边随便吃点,午休在教室里小憩,为的就是不耽误下午上课。为此,老师和团友们都很感动,我自己也享受其中。有成语叫“笨鸟先飞”“勤能补拙”,我基础比不上其他队员,但可以多下功夫,多领悟和吃透,常常是回家也会在固定时间反复练习。记得有一次是去市里比赛,接到任务时,离比赛只剩只两周时间,节目主题是歌颂“新时代,新桓台”,形式是快板表演。台词长、队形变化多、时间紧、任务重,面对诸多挑战,背词,演练,记队形,我们一遍遍地磨合。起初,老师把内容录好音,让我们随着音乐律动先记住动作,一边练队形一边记台词,我们的队员们使出浑身解数,互相督促,互相帮助,不懈努力,反复演练,大汗淋漓中感到的不是疲惫,更多的是收获的笑脸。经过大家的努力,节目最终获得了全市二等奖。文化馆的老师们说,奖项不是馆里的,是属于我们大家的!“新时代,新桓台,城乡处处百花开。初心不改有大爱,家风家训记心怀”一条路,一群人,一条心,一定行!

  舞蹈课的同时,因为我一向酷爱文字和文字表达的内容。我还坚持上文化馆的公益朗诵课。朗诵课授课老师,我们亲切地称她“岩老师”。岩老师,80后,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笑不说话,开口说话先笑。她才华横溢,满腹经纶。每次课前她都认真备课,课上把课件发到屏幕上,一讲就是两个小时,从四声歌到调值5-5,2—5,2—1—4,5-1,从文本的解读到范读,教学深入浅出,课堂氛围活泼积极,教学态度的严谨,教学课程的设计,无不渗透着她的人品、才华。她常说:我们每个人都有磁场,你释放什么样的磁场,就吸收什么样的人。我是被岩老师那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师德师范吸引去了。通过跟岩老师学习,我才发现,虽然也是教育工作者,但是好像之前的好多字、词都有误。活到老,学到老。人生永远都有未知的东西。这几年,我们不仅习读了好多经典的散文诗、爱情诗,传统的唐诗、宋词,还有好多抗战英雄故事、爱国主题作品。朱自清的《春》,欧震的《诗意中国》《不朽》,席慕蓉的《一颗开花的树》,舒婷的《致橡树》,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等等都一一领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梦,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每次下课回来,我和好友路上边走边诵,身心愉悦,着实享受。有人问我:你去文化馆学习挣钱吗?我骄傲地说:挣快乐。

  这几年的文化馆学习,我收获的不只是知识,还有友谊。我不仅能“文”,还会习“舞”。每次年会,各个班里汇报演出,节目精彩纷呈,其中你随时可以寻觅到我的身影。周围热爱生活、热爱文艺的人很多很多,他们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都有各自不同的生活,文化馆为大家提供平台、舞台,汇聚我们聚到一起,相互熟识、学习、欣赏。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感谢政府为我们提供的这样好的文化环境!而对于无数个像我这样的普通群众和文艺爱好者,通过学习和努力,在体会文化生活乐趣的同时,又利用学到的艺术特长为社会、为群众奉献一己微力,幸福感满满。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破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我要一如既往,享受文化之乐,奉献文化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