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遇见——邹平市韩店镇西王老村 左丽宁

  相信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某个节点,在这份节点,自己的认知和价值观会与曾经有一个质的转变,回望、找寻,我找到了那个属于我的节点,那一年,走近你的那一刻,人生便有了不一样的篇章。

  2017年6月25日,这是我第一次有幸与邹平的文友老师一起去参加文化馆组织的九户采风活动,当时的心情甚是忐忑,毕竟作为一个才疏学浅的晚辈,我不知道将要面对的是一种怎样的文学大咖级采风,甚至担心自卑内向的自己在陌生的文友老师们面前是否有开口说话的胆量。但真正到了现场才发现,虽然第一次见面,虽然自己情况特殊,但从文友老师真诚友善的目光中我读出了真诚。

  “你就是左丽宁,《风▪石头》写得不错!”这是初次见面的王老师见到我的第一句话,我瞬间受宠若惊,因为在参加这次采风前我从《邹平群文》多次拜读过他的文章,大师级别的文字,这一刻,他却给予了我最大的鼓励。至于孙老师,我也是“只读其文,未见其人”,在文化馆门口刚见面她便热情地和我打招呼,就我发表在《邹平群文》的一篇文章谈到她自己的写作观,言谈自然俨然老友一般。坦白说,我脑海中所定义的“文人”好像有点清高,但此刻,我却瞬间就融入到这份文人的亲和中,感受着来自每一位初次见面的文友老师的真诚。

  采风那天,九户镇爱西村的美丽乡村建设给了自己极大的震撼,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温良恭俭让”一直就是人们所推崇遵守的传统美德,当拿起手机拍下这一堵堵墙之美景,萦绕于胸的是对美的另一种诠释,是“美丽乡村”之概念渗透进每一位村民心中的一种解读,当“美”成为一种不言而喻的共同之追求,那么所有为这份美而做的努力都将被赋予一份非同寻常的意义。那一刻,瞬间就想到了文化馆在邹平文化传播中所肩负的责任,当她通过《邹平群文》这一载体将所有文学爱好者连在一起,那么,无形中便将文学这一精神食粮以最亲和的形式加以传播,而文化馆本身便成了文化传播者的根据地,在这里,及时了解我们邹平的文化动态,各种文体活动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当“文化”不再仅仅以文化清高的形象存在,那么,所有参与到文化传播中的每一个写作人都将被赋予一份艰巨而有意义的责任。

  说到《邹平群文》,不得不提到我的同事时佃书,当时他接触《邹平群文》较早,屡有文章发表的他便鼓励我投稿试试,于是,我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投了一篇《风▪石头》,让我惊喜的是投稿后两个月左右,我在2017年第二期的《邹平群文》上看到了自己的文章,这篇《风▪石头》便成了我与《邹平群文》的红娘。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字水平,我也经常把要投的稿子先发给他看一下,让他提提意见,修改后再投稿。偶尔,我们同在韩店的几个爱好写作的同事也会凑在一起就某期《邹平群文》发表的文章展开讨论,渐渐地,韩店文友投稿《邹平群文》的写作队伍变得壮大了。

  这几年,通过《邹平群文》和文化馆组织的采风活动,作为丑小鸭的我有幸认识了很多的文友老师,在他们好作品的熏陶下,我的写作也渐渐由最初的自发阶段开始跨进自觉阶段,不再仅仅因为写而去写,而是真实地用更广阔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去理性的记录,试着和世界站在同一个维度去解读文字。在不断的写作中我也懂得了好作品是修改出来的,唯有沉淀与修改,才能最终写出令自己满意的文字。与《邹平群文》相伴的几年里,我在阅读中学习,在写作中领悟,这样的一份幸运来源于你,感谢你,感谢你所带给我的这份与文字的相遇,在这些优美睿智的文字里,我走上了一座看世界的桥。

  感恩遇见你,一路走来,太多的变化都在无声无息中被悄悄演绎,我知道,这份文字之光已由最初的微弱一点点变得明亮,我用心所写下的每一段文字都将是梦想天空中最耀眼的所在,用光的力量激励自己一直行进在追梦的路上。

  感恩遇见你,因为你的存在,相信我们每一个爱好写作的人都能成为自己世界中闪闪发光的那个人,都能用自己的努力书写好属于自己的人生之书,在写作中去渐渐接近那个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