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文化馆的不解之缘——邹城市文化馆 张莉
我和文化馆的缘分很微妙。这一切仿佛早就注定了一样。缘分究竟是何时开始的呢?第一次去文化馆,是我上小学的时候,那个时候,爸爸妈妈经常因为加班没时间接我,就会拜托在文化馆上班的叔叔把我接到文化馆等他们。每次来到这里,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不是在唱歌,在跳舞、在弹琴,就是在画画……每个人都忙忙碌碌的,但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那时我认为这里的人都在“玩”,他们很快乐,很幸福。这应该就是我对文化馆最初的认识吧。
许是那份快乐幸福感染了我,所以我从小就喜欢上了跳舞,后来如愿考上了艺术学院,毕业后又到文化馆工作。还是当年的黄色小楼,还是那个熟悉的大门。冥冥之中的缘分,我又回到这里---文化馆,我被分配到了文艺部,最开始就是开展文化活动、艺术普及等工作。
暑期开展少儿舞蹈公益培训
成人公益培训,进行舞蹈艺术普及的课堂
我对自己的认知就是活动的演员、幕后工作者、舞蹈教师……开始一切都是新鲜的,我努力备课,准备各种类型,各种风格的舞蹈。想要以最饱满的热情、最专业的知识去教授我的学员。可很快问题就来了。舞蹈动作不能有蹲、不能有跪,动作的强度也不能太大、节奏也不要起伏太大、太快。这是因为大部分学员都是五十岁以上的阿姨,身体原因这些动作做不了、做不到,无法完成。舞蹈学院学习的知识,到了这里好像用不了、用不上。现实中运用的落差,让我有些措手不及。很快我就调整教学内容降低动作难度,因人而异的去设计公益舞蹈课堂,调整教学内容后城区学员的教学任务,就可以顺利完成了。
到中心店镇辅导广场舞,提升队伍建设
可到村居辅导广场舞,进行培训的时候,新的问题又来了,服务对象又升级了,最大的年纪都有73岁了,大部分学员都是没有任何基础的群众,舞蹈术语不懂,舞蹈动作简化再简化,就连最基本的步伐,也有可能变成了顺拐。工作难度又上一层楼,辅导教学进行了6个小时,期间这些奶奶“学员们”都不想休息,一直很认真的在学习。作为老师,我都有些累了。可队伍里年龄最大的老奶奶拉着我的手说:“老师,俺没学过还笨,你能在教教俺不,俺一定练会它。”看着老人真挚的目光,我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说实话要是我,可能就放弃了。这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向往。群众文化真的就是群众所需要的,是接地气的淳朴与真实。
城前镇祝沟村广场舞学习现场(年龄最大学员73岁)
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其实内心是有点小骄傲的,群众文化,在我最初的认识里是简单的。改观最大的应该是2015年全国基层文化志愿服务工作骨干培训班。在这里第一次接触到不同的“文化馆人”,我们来自不同的省市,来自不同的民族,学着不同的专业。有着不同的思维。大家的专业能力都非常强,专业院校毕业的也是比比皆是。在群众文化的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所长,不断加强学习。工作都是做得有声有色。五天的密集学习,“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这句话是我对群文工作者的新认识。群众文化工作,不仅仅需要过硬的专业技能,更需要不断学习创新思路,灵活多样的去开展工作。这应该是我对群文工作的新认识。
重阳节期间,开展敬老爱老文艺演出活动
下乡调研群众文化活动需求
2020年疫情来临,原本在广场、在社区开展的文艺活动都被叫停,原本热闹的的文化馆,变得冷清。这个时候,全国的“文化馆人”都被使命召唤,期间各种线上活动的开展,根据当下现状创作了很多优秀的文艺作品。当然,我作为“文化馆人”,响应号召,创作了广场舞《让党旗飘扬在一线》、女子群舞《那一抹红》。看到线上群众观看人数的增加,心中有一种幸福感、归属感。我对群众文化的认知,已经不单单是一份工作,更重要的是它所赋予我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原创广场舞蹈《让党员飘扬在一线》在剧场进行排练
原创舞蹈《那一抹红》第一次合成排练
来到文化馆工作的十多年里,我不断地重新审视和认知。我心目中原本简单的群文工作,再也不是当初浅浅认知单一性的工作,记得上班后,一位老领导就说过:“文化馆人就是万金油,什么都要会,什么都要学。”所以,它对我的要求,不仅仅是舞蹈教师,文化活动的组织策划者、群众文化的宣传者、服务者.......文化馆人,就是要练就“十八般武艺”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群众,“文化馆人”除了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必须拥有对群众文化的热爱、执着、创新......这也许就是我越来越像“文化馆人”,越来越爱上这份平凡而又普通的基层文化工作的原因。这也使得我与文化馆的缘分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