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济堂中医药文化
宏济堂中医药文化最初起源于清光绪年间,据《宏济堂药目》记载,光绪三十四年(1908),时任山东巡抚杨士骧委任乐镜宇开办“官药局”“拨官款二千元”。后因经费入不敷出,乐镜宇“不惜巨资”取得所有权,将山东官药局更名为“宏济堂”,即“宏业济民”之意,这便是宏济堂中医药文化的精神。自乐镜宇初创,至今已传承四代。
20世纪前期,宏济堂先后开办西号(1920年)、栈房(1922年)、中号(1935年),规模不断扩大,雄居华北,成为我国江北最具影响的三大名堂之一,形成了既有中医药行业共性又有宏济堂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在用人、制药、经营等方面均有独特性。
新中国成立后,在公私合营中济南市数十家各类中医药作坊合并到宏济堂名下,组成济南公私合营宏济堂制药厂,融合了当时济南市所有中医药作坊的工艺、文化、历史,进一步丰富了宏济堂中医药文化内涵,形成了多元包容,重点一体的宏济堂中医药文化。
改革开放之后,于1999年更名济南宏济堂制药有限公司,弘扬宏济堂商号。从2004年至2014年,在硬件上两次投巨资建设新厂区,在软件上持续挖掘传统技艺、经典器具、医药文化,同时赋予其时代内涵,将商号“宏济”二字的释义由“宏业济民”升级为“宏德广布,济世养生”,日益形成了囊括药物选材、制作工艺、用人原则、经营理念等多方面的中医药文化体系。
宏济堂中医药文化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武祥伦
武祥伦,男,1965年生。他收集了1907年以来有关宏济堂中医药文化传承的药学典籍、药目等,整理宏济堂中医药文化的历史渊源;对宏济堂的传统制药技艺和质量管理方法进行了深入学习和研究,从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发掘和总结整理出一批传统配方和中药材炮制技艺,对部分品种考证处方来源、简要方解;积极收徒,开展常态化的传承活动,为宏济堂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