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课《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Ø 课程简介
本课程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历史发展、主要特征、基本精神和核心理念,并结合当下理论与现实的需要阐明了如何正确认识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具体阐释了精忠报国、以民为本、天下大同、勤俭廉政、舍生取义、仁爱孝悌、和而不同、敬业乐群、诚实守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尊师重道等十二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以经典文本为据,以古今案例为辅,深入浅出,结合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实际辨析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与当代价值,切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到今的精神内核,捍卫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理念,筑就每一个中国人挺立的精神人格。
Ø 谈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关键词:共同理想信念
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
——2013年3月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讲话
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先人们早就向往人们的物质生活充实无忧、道德境界充分升华的大同世界。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系统阐释了传统文化与中国梦
2、关键词:民族精神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013年3月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讲话
3、关键词:最深沉精神追求
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2013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再提传统文化
4、关键词:文化软实力
5、关键词:道路自信
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2013年3月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讲话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我们走出了这样一条道路,并且取得了成功。
Ø 教师团队
张亮: 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曾担任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政治系高级访问研究员,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胡星铭: 南京大学讲师,南京大学哲学系助理研究员。现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多项课题。
邵佳德: 南京大学讲师,南京大学哲学系助理研究员。现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多项课题。
Ø 课程目录
1 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历史地位
1.1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历史地位(上)
1.2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历史地位(下)
2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萌芽奠基期)
2.1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萌芽奠基期)(上)
2.2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萌芽奠基期)(下)
3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发展定型期)
3.1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发展定型期)(上)
3.2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发展定型期)(下)
4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近代转型期)
4.1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近代转型期)(上)
4.2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近代转型期)(下)
5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
5.1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
6 中国共产党人论中国传统文化
6.1中国共产党人论中国传统文化(上)
6.2中国共产党人论中国传统文化(下)
7 必须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7.1必须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8 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8.1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上)
8.2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下)
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9.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10.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11 精忠报国
11.1精忠报国(上)
11.2精忠报国(下)
12 以民为本
12.1以民为本(上)
12.2以民为本(下)
13 天下大同
13.1天下大同(上)
13.2天下大同(下)
14 勤俭廉政
14.1勤俭廉政(上)
14.2勤俭廉政(下)
15 舍生取义
15.1舍生取义(上)
15.2舍生取义(下)
16 仁爱孝悌
16.1仁爱孝悌
17 和而不同
17.1和而不同
18 敬业乐群
18.1敬业乐群
19 诚实守信
19.1诚实守信
20 自强不息
20.1自强不息
21 厚德载物
21.1厚德载物
22 尊师重道
22.1尊师重道
扫码即刻观看